400-886-8105       |       会员登录       |        

小麦播种前地里湿度较大,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(一)

发表时间: 2025-10-14 09:25 点击: 16

小麦播种前地里湿度较大,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事项(一)

  近期华北地区降雨偏多,土壤湿度过大给小麦播种和生长带来不小挑战。不少农户担心“播不下去、出不好苗、后期病害多”,别慌!这份针对性的小麦全周期管理指南,从播种到中后期,帮你稳稳应对气候难题。

104.png

一、播种前后:抢时机,巧实测,确保苗全苗壮

雨水多导致播种窗口期缩短,这一阶段核心是“抢晴散墒、以种补晚”,避免因湿害影响出苗率。

1.整地先“散墒”,忌踩“烂泥田”

  土壤湿度过高时绝不能湿耕湿种,否则易造成土壤板结、种子闷芽。要抓住降雨间隙,及时深翻晾墒,待土壤达到“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”的状态,再开展播种作业。

2.选种有讲究,播量灵活调

  优先选用耐渍、抗病(抗根腐病、茎基腐病)、抗寒的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;若播种期推迟,按“晚播一天、增种半斤”原则适当加播,靠主茎成穗弥补分蘖不足。

3.施足底肥,注重营养

雨水会带走土壤部分养分,底肥需“足且全”,重点增施磷肥和钾肥,搭配复合肥与有机肥,促进根系发育,增强麦苗抗湿抗逆能力

二、苗期管理:重点在“防”与“促"

苗期是小麦生长的关键奠基期,多雨环境下要重点防杂草疯长、控旺促弱。

1.除草抓“早小”,选对天气施药

  雨后杂草易滋生,需在冬前或早春,抓住杂草小、抗性弱的时机,选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℃以上的晴天喷施除草剂,避免低温或湿度太大时用药,确保安全高效

2.弱苗早“加餐”,旺苗及时“控”

  晚播形成的弱苗,可结合灌溉或降雨追施氮肥,促其快速生长;少数播种过早、有旺长趋势的麦田,及时镇压或化控,防止冬季遭遇冻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