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.灌溉均匀性与土地适配性
该灌溉方式能实现水分的均匀分配,对土地平整度的要求显著降低。当前规模化种植中,“小田并大田”后单个种植畦面积大幅增加,传统灌溉模式弊端凸显:一方面总耗水量居高不下,造成水资源浪费;另一方面受地形起伏影响,高处易出现“过水不透”的问题,作物根系无法充分吸水,低洼处则积水严重,极易引发作物沤根,影响生长甚至导致死亡。
2.适配作物全周期灌溉需求
在作物生长后期,该灌溉方式可精准满足小水勤灌的需求。而规模化种植中,其他灌溉方式在此阶段存在明显缺陷:以小麦灌浆期为例,大水漫灌会导致根系沤烂、植株早衰,卷盘喷灌则易发生设备碾压作物的情况,且灌溉效率极低;玉米中后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,传统灌溉难以平衡水分供给与作物保护。此外,玉米出苗期需水量极小,漫灌不仅效率低下,还会破坏土壤结构,造成土地板结、种子顶盖,阻碍出苗,若漫灌后遭遇降雨,更易形成田间涝灾,导致种子腐烂,严重影响出苗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