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应对连阴雨玉米收割、小麦播种关键问题解答,种植户必看!
近期连续降雨天气,打乱了玉米收割与小麦播种的正常节奏,不少种植户朋友陷入焦虑。为帮助大家科学应对,我们针对当前核心疑虑,整理了以下实用解决方案,助力平稳度过特殊农时。
一、玉米未收遇雨湿,这样处理保收益
地里湿度大、玉米未收割,无需盲目抢收,可按以下步骤科学操作:
1.灵活选择收割方式
完全枯黄的玉米,优先使用履带收割机下地作业,减少对土壤的碾压;已发生倒伏的玉米,需尽快组织人工抢收,避免籽粒霉变或发芽。
2.收获后必做“降水防霉”
有条件的种植户,可将玉米集中送入烘干设备脱水;暂无烘干条件的,需将玉米摊开在通风、避雨的场地晾晒,期间勤翻动,确保水分快速散失,防止霉变。
二、小麦播种别着急,“墒情”是核心关键
不少朋友问“播种机能下地了,是不是该马上播小麦?”,答案是:先看墒情, 再定播期,具体原则如下:
1.坚持“播期服从墒情,宁晚勿差”
即便播种机可下地,也需先对地块进行旋耕,打破土壤表层结皮,加速水分蒸发。待耕层相对含水量降至75%左右(判断标准:手捏土壤能成团,落地后自然散开),再开展播种。
2.拒绝“湿播”,避免风险
若土壤湿度过高强行播种,会导致土壤缺氧、种子霉烂,还可能引发土壤板结,最终造成出苗率低。宁可适当晚播并增加播种量,也要保证在适宜墒情下播种。
3.种子处理不可少
今年播种前,务必选用氟酰胺·嘧菌酯·噻虫嗪或苯醚甲环唑·咯菌腈·噻虫嗪进行拌种,有效预防病虫害,为出苗保驾护航。
三、小麦播种量怎么定?按日期精准调整
播种量需根据播种日期灵活调整,确保亩株数达标,具体参考标准如下:
1. 10月20日前播种:建议亩播量25-30斤;河北中北部地区因气温较低,可适当增加3-5斤。
2. 10月20日后播种:每晚播1天,亩播种量增加1斤,最高不超过50斤;播种深度控制在3-5厘米,避免过深影响出苗。
3. 特殊晚播情况应对:若需在11月10-25日播种,务必在播种后浇灌越冬水,并随水追施15-20斤尿素,帮助弱苗转壮、安全越冬;若11月25日前仍无法完成播种,建议次年春季改种鲜食玉米、花生等作物,可联系我司获取专属种植实施方案。